未来已来,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期下的制造企业
——致佛山信协15周年献礼
在佛山信协15周年华诞及《智聚岭南》创刊之际,应孙秘及南哥邀请撰稿,思讨了近一个月不敢动笔,在各领域IT精英聚集的佛山CIO联盟中,哪个不是从各种坑里欲火历练才能修炼成“魔”,我这点经验在群里不值一提。后在南哥鼓舞下,瞄着时下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期下,我所在的企业在面向种种问题及挑战而进行各项改变的过程中,亲身体会及感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,无关对错,这才奋笔疾书。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
2001年伊始,个人浸泡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近20年,经历了从互联网泡沫到互联网再次兴起,到“互联网+”、物联网、智能制造、AI、区块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大时代变迁;也经历了制造业信息化从“上ERP找死,不上ERP等死”,到面对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“拥抱互联网”,再到“中国智能制造2025”。科技兴国,实业兴邦,对于制造企业来说,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信息时代的剧变,引发和推动了企业对内部流程及新商业模式进行剧烈讨论及变化,作为一直处于企业信息化最前线的企业IT从业者,面对这种技术及管理快速变化的时代,内心深处始终充满着危机感,驱动自己只有不断学习、主动改变才能拥抱机遇,我们需要有更加敏锐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感知能力,去预见未来、拥抱未来。
未来已来,制造业转型趋势
在这纷繁复杂的变迁过程中,中国制造业处在改革开放的前列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,从产业链末端的“世界工厂”,向自主创新的“中国智造”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中国制造通过自身完整的制造业体系,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。我们日丰集团在20世纪九十年代,在国内率先引进欧洲先进的技术与设备,开启新型管道研发生产道路,逐步改变国内长期使用镀锌水管的现状,推动中国众多新型管道企业的兴起与行业变革,成为新型塑料管道行业的大型综合企业。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期下,我们如何顺应时代变迁,继续保持企业的创新及活力,若从先贤的智慧采撷成果,大致归纳为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:
天时:
工业4.0的兴起,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,形成一种高度灵活、个性化、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。中国错过了工业1.0、2.0,直接进入3.0,我们仍然在许多方面补2.0的课,要想后来者居上,必然是一个“并联式”的发展过程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强大的创新力量,而面对制造业的“自动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”发展趋势,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随着中国互联网快速普及以及4G、5G网络的迅猛发展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AI等新技术对企业走向“中国智能制造2025”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推进引擎。
地利:
改革开放40年,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,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,中国制造业的兴起与制造业的全品类全体系支撑是不可分割的。同时,在信息技术各领域,中国利用自身实体产业的带动,通过几十年的积累,在各领域不断创新,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。几十年和平的社会环境加上完善产业的积累,使企业面向“数字化智能”时代转型过程中,在管理、创新等应用上所需的信息化管理及技术人才、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商体系等得到了有效支撑。
人和:
我们是一家有着近23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业,老一辈企业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创下的企业,已顺利交接给年轻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,年轻的企业管理者及管理团队是受互联网影响的一代,不但继承了老一辈“以德为邻、天道酬勤”优良传统,并结合新的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潮,推动企业管理层不断创新变革,将信息化植入企业的各领域应用中,强力支持了企业的卓越运营,推动企业向数字化、流程化转型。
日丰在转型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
谈到转型,要先明确好目标及路径。2017年初,日丰集团编制了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,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“以经营为核心、以客户为导向,支持集团向数字化、流程化企业转型”。
制造企业不能脱实向虚,只有夯实基础,才能厚积薄发。近些年最高频的词莫过于“智能制造”,企业的智能制造的核心是“制造”,是传统的和新一代信息技术(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)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,智能制造等于传感器+模拟仿真+控制系统+智能算法,智能制造不等于机器换人。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,在智能制造建设升级过程中,需要在企业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之后,再结合自身的需求,分步进行建设。日丰集团通过“347战略”,投入上亿资金,对企业内部信息化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建设,同时,在生产制造领域,对生产设备、仓储物流等领域的自动化、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大规模投入,结合MES、EAM、WMS、WCS等信息系统的实施,将信息系统和工业设备、制造流程等进行了深度融合,从而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、信息化。
整体规划,稳步推进。基于集团多地工厂布局,十几万的经销商渠道管理,以及集团内部综合管理的需求,2017年以来,以集团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,通过流程梳理与分析,优化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,集团通过ERP、CRM、PDM、SRM、MES、WMS、EMS、EAM、OA、BI、安全卫士、渠道家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建设,涵盖了从用户、市场、研发、销售、制造、财务、采购、服务等企业全价值链体系建设,实现管理透明化,建设成以核心经营数据驱动、网络(IT+OT)互联、平台共享的高效、科学管理模式,助力企业进行流程化、数字化转型。
重视产业人才团队的培养和建设。公司成立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团队,其中人员中90%为本科及以上学历。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,搭建了以MES为核心应用的制造信息化体系,筹建各类生产自动化、信息化改造,包括自动激光打印机、立体库、注塑工厂信息化、自动打包机器人、产线机器人、管件自动化产线等,优化生产业务流程,不断提高生产各环节对数据的实时感知能力、优化协同能力,在管理、销售、售后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,实现制造、营销、客户、物流信息的全线打通,让企业得到更快的反应速度,持续提升公司安全环保、经济效益和综合管理水平,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,努力实现传统企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。
转型期间给企业信息官的建议
思想的转变要先行。作为企业信息从业者,“重视和投入”是一个离不开的话题,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,部分企业信息官经常性抱怨企业对于信息化不重视。这里提一点自己的见解,企业信息官一定要抱着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,要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,不能盲从,在企业转型期间,首先IT总思想要转型,要带动业务总一起进行思想转型,同时在信息化建设和投入过程中,多从企业经营者思考投入产出比,从管理者视角出发注重流程及各种问题的预见及解决。
有规划、重执行。企业信息官们,需结合企业现状及未来战略,与公司决策层一起讨论规划,并制定好企业转型框架及路径,结合木桶原理分析企业不同阶段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,集团型企业拼的是综合竞争能力,找出能力短板,找到解决方案来均衡能力。规划制定后,最终落地执行是关键,企业信息官最核心的工作之一是推动规划的落地,否则规划容易变成空中楼阁,规划很美好,现实很骨感,同时执行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内外部形式变化进行定期修正,以确保规划的与时俱进。
夯实基础,才能实现飞跃。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首要抓的是基础建设,如基础网络、服务器配置及管理、信息安全、基础架构等;再到企业的基础应用建设,如ERP、OA、CRM等;最后再向制造MES、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领域进行领域拓展。要致富先修路,只有基础建设夯实后,才能在此基础上支撑企业各领域业务的快速拓展,这也是所有信息化程度高的制造型集团企业必经之路,近些年随着互联网+的发展,出现了部分论调如“ERP过时论”等宣传,本人认为这是在误导行业,与“耍流氓”行径无二。
树立旗帜、以点带面。对于大型集团企业,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着内部固有流程的各种变化,各种流程与利益相互交错,盘根错节,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,没有实际业务话语权的信息官们,更要开拓视野、懂得借势,善于树立企业信息化标杆案例,与企业管理者们共同推动企业不断前行。
创新驱动,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。近些年互联网电商或是互联网+模式等新技术带来的商业变化,深刻的影响了所有企业。19年11月的浙商大会上马云在演讲者中表示:“未来不是属于互联网公司的,数字经济势不可当,未来属于拥抱数字经济,拥抱互联网经济的企业。”因此企业信息官们有责任引导企业在数字化经济时代转型期间,与企业管理者们思考支撑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并不断创新从而强化企业的护城河。如智能化探讨,企业在智能产品、智能制造等各领域的智能应用场景;如区块链技术对于企业的上下游交易体系、合同管理等领域是否有变化;如大数据对于精准营销、企业决策分析、行业趋势分析、预测等领域的应用。
结尾
以上所言,终归只是个人从业感悟,仅供参考。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,存在即合理,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,“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”,企业经营如履薄冰,在转型期间,各企业只有审时度势,紧跟时代大势,不断创新,使企业由量变引起质变,走向转型升级。